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宣佈申请破產保护,为隨即而来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拉开序幕。转眼间,6年时间已经过去,全球经济与金融条件目前又处於甚么样的状况呢?与6年前相比,今天的各国政府与金融机构是否已经吸取了过去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教训?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经济大衰退以来,全球多国政府不断陆续向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企图通过宽鬆的货幣政策改善市场的流动性。
然而,在长时间的宽鬆货幣政策下,全球资產价格持续不合理地飆升;信贷风险也逐渐再崭露头角,全球无论是家债、国债都比2008年前的情况更严重;还有挥之不去的失业问题以及地缘政治危机。从种种跡象来看,下一场金融危机似乎已离我们不远。
在首要领导基金会(Perdana Leadership Foundation)所主办的第六届首席执行员论坛上,市场专家普遍上都给出一个结论:金融危机將会再次捲土重来!只不过是时间与衝击的问题而已。
既然如此,投资者与企业要如何应付这场来临的风暴呢?大马又是否已经对此作好准备?《投资致富》本期將作出详细报道。
综观金融歷史,人类共经歷过6次的全球性大型危机,即1792年美国金融危机;1825年英国股市恐慌;1857年金融危机;1907年大恐慌;1929年大萧条;以及刚过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前国行副总裁丹斯里林西彦在该论坛上指出,市场可从过去这6次的金融危机中吸取到3个教训:金融体系甚少不存在漏洞、“大到不能倒”的问题持续存在以及如何將风险回归予私人领域。
回顾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金融体系所面临的其中一个弱点,便是来自於美国高企的债务,最终引发房市泡沫。
然而,6年过去了,目前全球金融体系的情况似乎没有获得太大的改善。新丰尼生活(SYMLIFE,1538,主板產业组)执行主席丹斯里阿兹曼雅哈耶透露,全球债务在截至2013年为止已经超越了100兆美元,而当中有超过半数来自於全球各国的公债,高达54兆美元,甚至比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前的水平还要高。
公私都曝露高桿槓的风险中
这与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时期的情况有所不同。当时虽然私人领域方面存在著许多问题与弱点,但政府的资產负债表基本上都相当稳健,而现在的情况却是公私双方都曝露於高桿槓的风险中。
更令人担忧的是,阿兹曼雅哈耶指称全球各国政府的財政赤字每年达到约4兆美元,因此全球公债水平预计將会在未来继续攀升。
安永(EY)亚太区金融服务资深合伙人博尔森对此抱持相似的看法,並称目前“大到不能倒”的不再侷限於各大银行,反而是各国政府及中行。
“作为例子,中国持有巨量的美国政府债券、日本债券、欧元区债券等。当中国经济陷入危机之际,你认为只有中国本身受到影响吗?”他相信如今银行领域所暴露的风险已经不高,但相反的是中行的处境却岌岌可危。
安永大马区合伙主管拿督阿都拉夫便直言,综观目前的全球课题,共有8个导火线有可能成为引发下一轮全球金融危机的元凶,包括股市泡沫、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能源危机、新房市泡沫、企业倒闭、地缘政治危机、贫穷危机以及由量化宽鬆以及恶性通膨所引发的现金危机。
阿兹曼雅哈耶也认为,通膨是引爆下一轮全球金融危机的潜在导火线。他指出,考虑到目前美国的公债过於庞大,美国在无法偿还的情况下可能需要通过违约、紧缩、通膨等方案来降低债务水平,而他相信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还是通膨。
阿兹曼雅哈耶举例,美国在1946年期间的债务占国內生產总值(GDP)共高达108.6%,隨后在近10年的高通膨下降低了约40%。
有鑑於现今美国的公债共有约50%是由外国债权人所持有,因此在通膨风险的衝击下,债权人或因丧失信心而大幅拋售美债,进而导致金融市场崩溃。
全球失业人口逐年上攀
与此同时,虽然在全球政府积极刺激经济增长的努力下,全球就业市场已从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大衰退中逐渐改善,但全球失业人口还是从2012年开始逐年上攀,並於2013年超越2亿人的水平,未来4年亦相信会继续恶化下去。
总结而言,林西彦认为虽然已经距离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长达6年时间,但金融体系要真正脱离危机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他相信来临全球將会陆续发生许多中至小型的危机,而发生大规模金融危机的风险则会持续笼罩著全球。
金融体系比2008年风暴前
更缺乏应急工具
更缺乏应急工具
更糟糕的是,大马策略及国际研究院(ISIS)副首席执行员黄正明认为现今的金融体系比2008年风暴前更缺乏应急工具。除了较6年前更高的债务水平以外,目前全球的利率水平处於低水平,而且货幣政策普遍宽鬆,导致当下一轮金融危机发生时,各国或已没有空间再进一步降息来刺激经济增长。
“无论如何,现今整体的状况也並非一面倒都是利空因素,好消息是全球经济火车头正在转移中。”阿兹曼雅哈耶指出,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將会在未来支撑全球一定程度的增长,进而降低金融危机爆发后所引发的衝击。
他表示,全球共407个新兴城市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预计会从2007年时仅有的16%,到2025年大幅提高至44%。同时,中国与印度的中產阶层预计会在2025年达到10亿人的人数,显示出新兴经济体逐渐壮大的趋势,有望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救命稻草。
企业须强化本身对金融危机防护
综合各路专家的意见后,可见下一轮的全球金融危机的降临已经是必然的事情,而如今的问题应该是:大马是否已经准备好迎接这场风暴呢?
阿都拉夫依据安永的一项调查结果指出,从经常账户、公债、外债、通膨、信贷增长、进口覆盖以及货幣走势7个角度来看,大马在一眾快速成长市场(RGM)中属於最低风险群之一。无论如何,他还是提醒大马还是需在公债、外债、通膨、信贷增长及货幣走势方面多加关注。
国库控股研究院(KRiS)董事经理拿督查伦莫札尼表示,在经歷过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大马基本上已经吸取了一定的教训,包括不过度依赖外债、加强国內的银行体系以及改善企业治理水平。
查伦莫札尼相信,以大马现今的条件来看,绝对有能力应付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
“问题是,危机永远都是无法预测的,我们无法预知下一轮出现的新挑战是甚么,所以也更难去避免它。”
从亚洲的宏观角度来看,阿兹曼雅哈耶亦表示整体亚洲目前的资產负债表其实比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前夕来得更为健康。“虽然我们不懂下一轮的金融危机会在何时爆发,但我们必须做好准备,將大马置放於一个更有利的位置中。”
他透露,大马必须从5方面强化本身对金融危机的防护:
第一,避免来自信贷宽鬆的诱惑以及影子银行的泛蓝;
第二,政府针对性的开销以降低公债水平;
第三,巩固国际储备金;
第四,社会结构的改革;
以及第五,解决社会不平等的现象,包括同等的机会、適当的税务架构等。
应整合津贴补助金
此外,黄正明认为大马目前缺乏“公共韧性”(Public Resilience),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在於政府长年来对企业过於呵护,因此只能倾向於从家庭下手以增加收入。他建议政府將现有的津贴与补助金进行整合,从而为国內低收入群体建立一道社会安全网。
查伦莫札尼对此抱持赞同的態度,特別是针对收入不平等的课题上。他以美国作为例子,收入最低的95%美国公民倾向於通过贷款来消费,因此一旦政府收紧贷款条例,或消费者停止借贷,整个经济將会因此而停滯下来。
另一个必须留意的风险,在於大马过於依赖油气收入此单一的项目。大马评估机构(MARC)首席经济学家诺札希迪表示,大马便是基於上述原因而在去年被评级机构惠誉(Fitch)下调主权信贷评级,因此建议政府必须加强其它的收入来源,以减轻对油气领域的依赖程度。
趁低累积资產
面对潜在的全球金融危机风险,国家担保基金(Danajamin)莫哈默纳兹里表示最理想的解决方案是对货幣风险、利率风险和大眾商品价格风险进行对衝,只不过在现实中还是较难以合理的价格来对衝,因此关键还是需要在资產与负债间取得良好的平衡,而拥有充裕的现金除了有助企业渡过危机以外,也可让企业在市道低迷时趁低累积资產。
他同时建议大马企业可通过出口及增设分行的方式,將业务扩张至区域市场,以降低国內环境的营运风险。
对此,博尔森相信即將来临的东盟经济共同体(AEC)將会是有利於大马企业对抗潜在风暴的因素之一。该协议將对区域內的贸易注入更多的活力,是企业增长的一大推动力。
野村(Nomura)大马资產管理董事经理诺雷甄娜表示,大马企业必须意识到如今所面对的竞爭不再侷限於国內而已,而是一个跨国界的区域市场。有鑑於此,如何提高竞爭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將会是大马企业需完成的功课。
对个人而言,诺雷甄娜则建议民眾致力於开源节流,若能力可及的话確保无时无刻都在进行著投资,並且多元化本身的投资组合。
企业应对危机5C
危机处理,永远是所有企业管理层必修的一门课,只因企业时时刻刻都有可能陷入未知的危机中。而企业能否从危机中存活下来,往往就取决於管理层如何应对危机。
捷运公司(MRT Corp)首席执行员拿督威拉阿兹哈便就此提出5C来应对危机。值得一提的是,捷运公司早前便陷入一场危机,因工程意外导致3名工人身亡,面临群眾的压力与指责。
1.面对现实(Confront Reality)
儘管人们都在尽可能避免危机的发生,但並不代表在危机发生时加以否认,逃避眼前的事实。
当危机降临之际,最关键的还是企业必须勇於面对现实,承认危机的存在。只有在承认危机过后,管理层才能够进一步作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包括在短期存活与长期增长间寻找平衡点、重新对旗下业务作出评估等等。
除了在下一轮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面对现实,大马企业也应该醒觉瞭解如今市场爆发金融危机的潜在风险,並从现在开始作出適当的准备,未雨绸繆,方可在危机真正出现时生存下来。
2.创意(Creativity)
在確认了危机的存在后,企业接下来的应对动作,讲求的將是创意,比如在產品上发挥创意,推出革命性的创新產品,亦或在生產过程下手,以创意方式提高生產效率。
拥有强韧灵活性的企业,普遍上將会较臃肿呆板的企业更能够承受危机的衝击,皆因高灵活性的企业更能够因应不同的环境而作出改变,甚至有能力在艰难的环境下也创造出价值,把“危”转为“机”。
3.勇气(Courage)
每当危机出现,所有眼光都將会移到管理层身上。在承受著庞大压力的当儿,管理层又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去作出可能引起爭议的决定,並勇於承担该决定所带来的后果呢?
对此,威拉阿兹哈便直言:“当危机降临时,无法作出任何决定,比作出错误的决定来得更糟糕。”
在危机来临的时候,企业可能必须作出某些牺牲,譬如搁置某些核心发展计划、或脱售某些资產。若能够壮士断臂,果断地作出適当的牺牲,除了可加强企业存活下来的几率,在市场好转时也更易於企业的復甦。
4.沟通(Communication)
在一家企业面对危机时,那並不只是管理层的课题而已,而是需要企业上下所有人齐心协力一同跨越。因此,良好且有效率的沟通,以便所有阶层的僱员都能够清楚瞭解所面临的危机状况,也是关键之一。
除了保持透明度以外,管理层也需通过適当的沟通,消除眾人对危机的恐惧感,並且鼓舞內部全体所有人的士气,一同跨越眼前的危机。
在眾人都清楚瞭解企业所面临的危机状况,並做好准备一同渡过难关之际,威拉阿兹哈表示管理层也应该让员工们知道企业对他们的预期,藉此而让他们瞭解在这段时期內应该达成的事。
5.贏得並保留客户(Customer Acquisition & Retention)
在危机发生的时候,企业旗下的客户或会被事件所影响,进而对该企业的產品或服务抱持观望態度。在这情况之下,企业对外的首要任务便是专注於留住原有的客户群,尽可能降低客户的流失量。
“谨慎且以客户为主的市场营销、销售及分销策略,是至关重要的。”威拉阿兹哈指出。
除了保留原有的客户群以外,企业也能够趁著金融危机的出现,夺取较弱同行对手的市场份额,从危机中寻找机会。